他从徽州深山走向世界,成为“中国都市社会学
10月30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举办“吴景超与中国社会学——纪念吴景超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并以视频会议形式设分会场,回顾研讨吴景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对后世的影响。12月4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将再次召开纪念吴景超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传承发扬吴景超先生的教育思想、都市社会学研究成果和炽热的家国情怀,赋能乡村振兴,打造新时代的“新安山居图”。
图说:1954年,吴景超(左)与弟弟吴永禧(右)合影。
吴景超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卒于1968年5月7日,歙南岔口人,是我国著名都市社会学第一人,与闻一多、罗隆基号称“清华三才子”。本文作者之一吴葆乐系吴景超眷属,最近在吴景超故里收集了一些珍贵资料,缀辑成文,以纪念吴景超先生诞辰120周年。
求学与执教
吴景超出生于歙南岔口徽商世家,父亲吴瀚云,晚清贡生,经营“吴心记茶庄”,家境富裕,热心社会公益,修桥筑路,捐资兴学。吴景超姐妹兄弟五女三男共八人,他排行老四,身为长子。
徽商贾而好儒。光绪三十二年(1906),岔口举人张元锦依靠茶税创办了双溪师范(后更名大洲公学)。蒙学重所读,浅者为《三字经》《千字文》,深者为《论语》《孟子》。吴景超早年就有古文功底,十四岁到南京金陵中学就读,成绩优秀。次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班,苦读八年,1923年夏赴美留学于美国社会学研究中心明尼苏达大学,主修社会学,后入芝加哥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28年获社会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以青年才俊任南京金陵大学社会系教授兼系主任。1931年聘任清华大学教授,次年任校务长。抗战时期,曾供职行政院经济部。1943年春,与经济学家晏阳初赴美国讲学。抗战胜利后,回国担任中国善后救济总署顾问。1947年重回清华大学任教,组织成立中国社会经济研究会。1953年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专业撤销,遂去中央财经学院执教,次年调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教授。
调查与研究
青年时代,吴景超对自己的治学方向便充满激情。在《暑期期间内我们对家乡的贡献》一文中,他表示回乡组织“少年学会”主要在于研究学术,注重调查社会为改良账本。他关注地方农业、工商业、物产、乡间风俗及教育生存状况等,曾专程到屯溪采访茶业富商族叔吴荣寿和族辈吴汉尘、吴佩行,对茶叶经营过程和创业徽州乙种农业学堂进行调研。十九岁时,撰写了《皖歙岔口村风土志略》文稿,后登载于清华大学“癸亥级刊”,成为清末民初考察农村研究农村的学术资料,为纂修民国《歙县志》提供了相关资料。
在留美预备班,他对同学闻一多说过“人生最完满、最快乐的生活,只是诚心悦意地加入社会去活动,使我所居的社会因为有我,可以向真美善的仙乡再进一步。”足见,他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调查研究之重视。在芝加哥大学时,吴景超致力于都市社会学研究。首先实地考察“唐人街”,解剖麻雀,以小见大,阐述华人在美国都市的生存境遇,撰写了《唐人街——公生与同化》一文,获得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身在异国他乡,他对家国怀着炽热的赤子情怀,1926年,他发表硕士论文《太平洋地区的中国移民》,这是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分析中国移民同美国主流社会的关系而形成的论文。回国后又专门研究社会都市与工业化问题,并出版第一部著作《都市社会学》,作为中国“发展都市,实业救国”的教材,同时还撰著了《社会的生物基础》一书,提出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理论。根据人口密度与职业两个标准,他将世界各国划分为四种,认为中国属于第四种国家,出路在于充分利用国内资源,改良生产技术,实行公平分配、节制人口,并提倡用机械化生产方法代替筋肉的生产方法,然后汇集成《第四种国家出路》一书,分析了以中国为代表的第四种国家面临许多政治经济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实业不发达。他主张“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让农民进城成为市民”。他似乎预见到当今“中国城镇化之路”,对人口问题和土地政策的判断理论,或深或浅地预示过发展趋势。
爱国之情怀
怀着“读书救国”的愿望,吴景超进清华苦读八年,出国留美五年。他不是“留而不归”,而是急于回国,将“绝技”带回清华,全身心投入教育兴国之路。他一方面调研社会现状,培养社会学人才,同时帮助政府察纳雅言,发展工商业,以利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推行“城镇化”,让富余劳动力进城,有利实现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使国家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