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坚持,不负梦想:杨村一中新学期第一周国旗
在本学期开学第一周的升旗仪式上,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990名高一年级新同学!高一年级主任李国营作国旗下讲话《唯有坚持,不负梦想》--
各位同学:
前几天,在清华大学开学典礼上,清华校长点名了四个学生:来自湖北、心怀外交梦想的刘雨桐,来自上海、热爱中国古典诗词的武亦姝,来自莫桑比克、有志于成为土木工程师的科薇,来自云南、自强不息的林万东。这四个孩子各有各的优秀,最值得关注的还是云南的励志少年林万东,他身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清华大学校训的写照。
林万东出生在云南宣威市阿都乡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是中国深度贫困地区。由于父亲有腰伤,无法干重活,全家的经济来源都靠母亲在昆明的一家工地搬砖背沙。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也为了自己以后的学费,在高考完之后,林万东就到昆明同母亲一起搬砖背沙。成绩出来时,林万东正在工地搬砖,得知考了713分,他喜出望外。其实,早在林万东高一的时候,他就立志考清华。他曾在日记中写下:“唯有自强不息,才会有日后的无限可能。”学习上,他比别的同学更为刻苦努力,睡得晚,起得早;生活上,他努力帮家人分担着负担,从不攀比,从无怨言。自强不息,正是他身上最出色的气质。
其实,贫寒也好落魄也好,优越也罢平凡也罢,只要努力,就能站在比别人更高的起点。要想变得更强,你就需要持续地爬坡,需要付出更多失败的代价,任何人都是如此。要想做出成绩,就必须从骨子里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哪怕在一流的大学,也绝不轻松。从迈入大学的门槛开始,每个清华大学的学子,就要站在更高的起点线上拼时间,拼方法,拼自律。什么是优秀?吃苦才是常态,努力才是真相,节制是必须的素养,自律是共同的品质。像这样优秀的人,我们身边同样有很多。2019年高考天津市文科状元武婉清同学、理科榜眼张熙兰同学以及考上清北、进入双一流名校的同学们都是这样优秀的人。他们勤奋,肯吃苦,能吃苦,知道努力,懂得节制,坚持自律。今年文科实验班考上北京大学的游洋同学,平常考试并不突出,但他始终没放弃北大的梦想,一直坚守到最后一刻,最终在高考中实现逆袭。要抵达梦想,没有捷径,你要做的,只有日复一日,坚持向前。
社会学研究上有个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它是这样说的:“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这也就是说,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需要一万小时。按此计算:我们每天课上学习时间将近9小时,一周5天,一学年大约40周,高中三年满打满算5400小时。因此仅靠课上时间远远不够,要想成为优秀的人,就必须再付出4000小时。一万小时可能有点绝对,但我们知道,那些凡是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都付出了持之以恒的努力。达·芬奇,画鸡蛋少说也得练习一万个小时,从此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才有后来享誉世界的《蒙拉丽莎》。体育场上的冠军们,哪个不是从小就开始不断练习,苦练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知道练习了多少个一万小时,经历了多少挫折和失败,才成就了辉煌。《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11岁后开始看《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明实录》等,陆续看了15年,总共看了6000多万字的史料。白天在海关工作,晚上在电脑前码字,一共码了96万多字。所以要想学习达到更高的层次,要想去到名校,要想在某个领域成就自我,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踏踏实实,从写好每个字、做好每道题、考好每一堂测试开始。
学识,眼界,胸襟,会带人去到更远的远方。但是坚持和努力,仍旧是那个最重要的敲门砖。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直不停地向前跑才是常态。今天放弃一小时,明天松懈一小时,最终与别人拉开的差距可不是一米几米,而是一个还在起点,另一个早已到达终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坚定地跑下去,享受成长的痛苦和进步的快乐”,这是每个不拼爹的孩子唯一的出路。人生,从来没有一劳永逸,想要变强,就只能不停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