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孩子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对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人格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共识,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凸显,究其实质,相当一部分与家庭教育有关。

例如:过高的期望,盲目地攀比,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引发了学习焦虑,考试焦虑,并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和抑郁情绪;比如,一位来访者回顾自己以往的重要考试,每次考试之前就会考试紧张焦虑,夜不能寐,严重时,伴有躯体症状,经过长程咨询后了解到,这位来访者小时候就是全家的希望,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就活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

家庭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社会学研究指出家庭是一个互动的系统,由夫妻组成的二人关系开始,等到子女出生后就转变成三角关系或多重关系,虽然每个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但他们彼此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他们常有一些看不到却能感觉到的联系,形成一个家庭网络。心理学指出,在父母与子女不断的互动过程中,父母的信念、情绪、行为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曾看过这么几句话“蹲下来看儿童世界、走进去看儿童心灵、站起来看儿童行为”,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确,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就像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绝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所以,我觉得对孩子的正当要求和理由需要家长站在她的角度去分析利弊,只要是有道理的一般都应该同意。同时,这也能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也能使孩子更信任你。

只有家长学好做一个合格家长,孩子才能有进步。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该先从自身找原因。再结合孩子的特点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孩子是会进步的。我们要注重与孩子的心灵的沟通,才能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家庭是提供鼓励和支持的场所

孩子如果自幼被认定没有能力,只有惩罚而鼓励他,就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无论怎么样努力都不会成功,从而丧失追求成功的动机。

比如,中国很多父母,都会纠正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好像改掉了这些不好的地方,孩子就能完美一样,可是造成的结果是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的,是无能的,丧失了对自己的信心,有些孩子就会拿自己和更差的孩子比,向父母证明自己不是最差的,父母不明就里,还认为孩子为自己找理由,或者孩子无可救药了,只知道和差的比,相反,如果不论多么细微的成就都给予鼓励,孩子对自己的信心就会增加,也就会提高,他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和水一样。

心理学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请各位注意,夸的时候请具体说明孩子做了什么而夸,这样的孩子以后会增加能力和品质,如果笼统和概括的夸,孩子会搞不清楚真实的自己,或者明明觉得自己没有到这个程度却被过分夸大,可能会产生另外的问题,所以如何夸,什么时候夸都是一门学问哦。

家庭是给孩子提供学习机会的场所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出生后必须有切合其能力的学习机会,学习新的经验,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情绪感受,表达能力和人格品质,家庭作为孩子最早且最为长久的生活环境,正式提供学习经验的重要场所,他为孩子提供了负责任的机会,让孩子自己负责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建立自信心,学习互助,同时父母也为孩子提供了行为学习的楷模。

所以,现在很多家庭,只让孩子读书,其他事情一概不让孩子做,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剥削了孩子学习其他事物的能力,以及认识自我的能力,约瑟夫康德拉曾经说:“即使是小孩子的工作,也能够提供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发现自我,发现自身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