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意识与经验研究一点初步思考
总体来看,学界的一个共同感受是,要做好一个具有一定经验指向的社会学研究,是非常不容易的,吴飞教授就说:我一直认为成功的经验研究比理论研究要难很多[1]。这里所说的社会学的经验研究的困难,最主要在于它从来都不是一项只聚焦于经验的具体研究,而是时刻没有忘记背后的理论关怀。
因此,经验研究的突出困难最主要在于,它必须面对经验和理论之间的深入互动和复杂张力,这基本成为社会学中最基本的方法论问题之一,由此引起了社会学家持久的兴趣。
一
以社会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知识形态,是近代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大转型的产物,是人们对现代性实践的理论思考和总结。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兴起,是近世中国人“开眼看世界”之重要一页,是中国对西方总体性挑战之回应的重要行动之一,是中国近世新社会科学运动和文化启蒙的有机组成部分[2]。社会学要在中国真正扎根,就必须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即这些理论必须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并在解释中国和改造中国的过程中形成本土化的理论体系。因此,以西方近代大转型为经验对象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在与中国社会和文明大转型的历史实践相对接的过程中,必然产生理论和经验之间的巨大张力。
我们要在对中国实践的理解中,将理论和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并逐步形成本土化的理论体系,早已成为学界的共识。但是,如何在操作化层面上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不是一直停留在“呼吁”的阶段,这是一个更加紧迫和困难的问题。我们要在实践层面将理论和经验结合起来,在方法论上就需要深入思考,什么是理论和什么是经验,以及如何将理论和经验真正在研究实践中结合起来。关于如何理解经验的性质和如何深入到经验的逻辑之中,贺雪峰教授及其团队已经做出了很有成效的尝试,并初步进行了方法论方面的总结[3]。但是,如何从理论“靠近”经验,及在经验研究的具体过程中,理论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尚需要学界进一步的思考。本文尝试从学科意识的角度,对此进行初步讨论。
二
为什么我们会从学科意识的角度去反思理论的性质?这部分来自于笔者在指导学生论文过程的一些反思。笔者曾多次参加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具体也包括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和学年论文等。一个总体感受是,不少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和研究展开,和多年的社会学学习看不出有什么实质性的关系,即使有时候学生会碰到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题目,也可能是撞大运碰上了,而不是自觉的选定的,并且也没有自觉意识到问题背后的重要意义。
比如,笔者和另一个老师共同辅导过一个学生准备做论文,问她“想做啥”,她说,“没有啥想法和题目,就是自己去做头发老是被骗,想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她提不出具体的展开角度,后来,我们一起讨论,并提出一个角度。我们说你,“做头发被骗,是不是因为你对这个领域中高度复杂的样式(包括用品、技术等)没有知识?”因此,体现出一个问题,在现代高度分工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除了对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有点知识外,在其他领域都可能是白痴。这种无知是现代性的一个结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之一。我们若从此角度去思考做头发被骗的问题,也还值得去深入思考。因为我们所有人,不仅对于做头发没有专业知识,对于自己专业领域外的所有领域都很陌生。这和传统社会中人的生活就很不一样,从这个角度能够触及现代社会的一些本质属性是值得研究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部分学生的论文选题和研究展开与专业学习关系很弱。笔者再深入追问认为,学界的一些研究是否也再某种程度上存在相类似的问题?实际上,背后的原因是我们受专业的熏陶和濡化不够,或者更具体地说,由于学生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素养和学科素养的欠缺,反映在研究实践中,结果就表现为无的放矢的状态。因而,这就值得反思,我们所说的经验研究中的理论,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知识,学科这个变量又在其中发挥着何种作用?
三
在社会学中,我们一般把以经典三大家为代表的学说称为理论。这些理论家都是对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大巨变的深邃思考,奠定了现代社会科学的基本品格和理论基础。这些理论的最大特征有两个。一是具有很强的总体性。人们很难说他们是某一个学科的理论学说。他们是对工业革命后大转型的总体性思考。正因此,其理论对当前的经验研究虽然很重要,为我们提供了最基本的航向和重要问题意识,但是在具体的经验研究中,往往却不能直接当作研究的起点。若真将他们的研究直接当作研究的起点,无论是证实或否证其结论,可能都是效度比较低的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