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社会音乐教育现状研究城区城乡结合部乡
一、三个区域琴行的基本情况调查
笔者对湖北省孝感市市区的艺高琴行、乐伟琴行等,城乡结合部的启点琴行、贝多芬艺术中心等,乡镇的艺佳琴行、动次打次架子鼓等琴行做了走访调查,以‘社会学’及‘音乐教育学’为元理论,对孝感市社会音乐教育进行研究,以下是此次调研的结果。
(一)城区琴行调查
孝感市主城区市区内绝大多数的琴行管理体系较完整,有明确的章程制度,以公司化的规范对员工进行管理。该区域琴行的员工分工明确,分别负责教学、教务、财务、销售、接待等不同岗位。开设课程较为丰富,有钢琴、器乐、声乐、乐理等课程。所面对的受教育群体绝大多数来自市区,针对的受教育者年龄较广,开设儿童班、成人班、老年班等年龄层次分明的班级。师资大多是专业音乐院校毕业生,并且为稳定的正式员工,通常都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年纪为40岁以下,寒暑假时会吸纳一批年轻的在校大学生担任兼职老师,琴行会定期的组织老师外出进行前沿的音乐理论培训。因师资比较稳定,所以生源流失率较低,每年暑假会有计划的组织孩子们参加音乐考级。市区的琴行通常规模较大并包含乐器展示区、教学区、家长接待区等,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在服务方面也做的较完善。
(二)城乡结合部琴行调查
孝感市城乡结合部区域内的琴行,所面对的受教育群体一部分来自农村,一部分来自市区。受教育群体年龄较小,多数为儿童及青少年,但也有个别的成人学员。由于受教育群体所接受的学校音乐教育的情况不同,故音乐基本素养差距较大。该区域琴行管理体系也不及市区琴行严谨,主要由专业任课教师与店长构成,任课教师及店长通常身兼数职,如财务、销售及接待。教育模式与市区琴行相似,开设课程也较为丰富,但是声乐类的学生明显较少。师资力量多为音乐专业院校在读大学生,全职老师较少,任课老师年纪相对年轻。琴行会偶尔的将老师送去上海与北京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但由于该区域人群购买力的限制,通常不会设置乐器展示区。
(三)乡镇琴行调查
孝感市乡镇区域的琴行较少,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于孝南区周边的乡镇,如:肖岗镇、陡岗镇、毛陈镇等。调查发现开设于一个乡镇片区的琴行几乎不会超过2家,通常店面较小,不会设置乐器展示区。开设的课程种类较少,以钢琴、吉他、架子鼓这几类为主。所面对的受教育者年龄层次单一,多数为当地的幼儿园或小学在读学生。乡镇琴行师资力量普遍较薄弱,据调查显示,一个生源为40左右的琴行,所任职的专业音乐老师为2-3名,通常是该乡镇中小学的音乐老师或所属市区高校的音乐系在读大学生,年纪通常偏大或较年轻。
二、三个区域的琴行教育状况比较
(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三个区域学生就读的中小学因地区不同,学校的师资力量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有所差异。市区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相比较于农村的孩子有更多接触音乐的机会,以至于琴行生源的音乐素养有很大的差异。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市区孩子愿意更选择萨克斯、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选择声乐类的学生也较多。城乡结合部的通常会选择架子鼓、吉他、古筝能够等速成的乐器。而乡镇的孩子选择较多的则是钢琴、吉他等被人熟知的乐器。这三个区域学生对乐器的选择上,很好的体现了心理学中“延时满足模式”这一特征,即“属于上层社会经济状态的人们,在音乐偏好方面表现的一个特色是情愿推迟即时的满足,以达到某种长远的目标。”
(二)从老师的角度出发
三个区域琴行的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算法式”与“启发式”两种。市区与城乡结合部琴行的教师因接受相关音乐培训较多,在其教学课堂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等理论知识融合到教学内容当中。并且在课堂中结合使用奥尔夫乐器,启发孩子在音乐中的创造力,使课堂获得较强的灵活性。加之市区的琴行设备较为先进,老师们还可以在课堂中引进多媒体功能来辅助学生的音乐学习。但是乡镇琴行的教师多为该地区中小学在岗音乐老师或者年轻的兼职老师,由于年龄以及授课经验的限制,其教学模式较为死板,通常按“回课——教授新课——布置作业”三步走的老流程,缺乏创新性,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极易产生倦怠感,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并且由于乡镇或少数城乡结合部琴行的教学场地受限,更加限制了学生音乐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