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院|山区农村乡村振兴须有底线思维
不过,入户访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山区农村农地资源紧缺,产业扶贫、项目进村搞不好会侵占农民的口粮地。
一、S县产业扶贫实践
就调研点来看,经过几年的乡村建设,乡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都较为完备。目前政府的扶贫项目主要有大力发展旅游业开发旅游项目、鼓励农户种植猕猴桃等经济作物、开发县镇房地产等,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鼓励资本下乡带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是当下乡村振兴和扶贫工作的基本思路。
通过振兴乡村产业、造血式扶贫让农民富起来是当前乡村建设的美好愿景。然而,事实上,S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屡试屡败。当地农民先后种茶叶、猕猴桃、板栗、中药材,养梅蛙、青蛙、黑山羊等,均已失败告终。以猕猴桃为例,山区土地稀缺,这里种植猕猴桃的农户一般一户种5亩左右,一方面,小种植户往往缺乏学习改良种植技术的条件和动力,分散的小种植户也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合作社名存实亡;另一方面,猕猴桃成熟后储存、环境、技术都很重要,通常情况下要有冷库,存储条件完全跟不上。因而,多数种植户都反映种猕猴桃根本就不赚钱。种植猕猴桃只是一种尝试,在尝试这个之前,S县还尝试过不少经济作物种植,多数都以失败告终。
对于农民而言,这种失败的尝试或许并不会让农民难以忍受。而让农民烦恼的事,是资本下乡搞大规模土地流转,占了农民的口粮地。
钟德宝是村民小组的组长,今年60岁,儿子媳妇在丽水打工,女儿嫁到了广西很少回来。老两口之前种了6亩田地,还带了两个孙子孙女。不仅如此,钟德宝还帮忙照看81岁的大哥,因为侄子打工比较忙,常年不回来,大哥生活自理难,吃住都靠着钟德宝老两口,侄子每年给点儿钱。(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在所调研山区农村比较普遍。)
钟德宝家的6亩田地有2亩地水稻,2亩地种玉米,还有2亩地轮流种花生、黄豆、红薯、芝麻等,另外还有几分菜地。此外,钟德宝还养了几十只鸡鸭,每年养一两头猪、羊。这样,老两口的生活不仅充实,且自由满足。儿子媳妇每次回来,都大包大包的带到城里,免得进城买着贵。儿子媳妇回村少,村里的人情开支每年几千元几乎都是老两口出。近几年政府搞扶贫开发,引进大企业搞旅游,整个小组的土地都流转给公司种植烟叶,租金每亩地每年400元。钟德宝5亩地被流转,流转后租金每年2000元,1亩地被村里搞开发建广场征用,山区农村征地补偿费用很低,刚拿到两万元左右的补偿款,生病住了次医院一下子就用完了。自此以后,钟德宝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现在这点儿收入人情开支都不够,只有经常找儿子开口要钱。
我们调研的山区,农民都比较长寿,不少80多岁的老人还会下地干活。钟德宝感叹说,“我们老两口还有二十多年怎么过?每个月都找儿子要,还让儿子怎么活?”
另一个村镇,土地更为稀缺,不少农户的口粮地只有几分。对于土地原本就少的农户而言,如一些50-70岁左右的老人,这些口粮地就是他们主要的生活来源。儿子媳妇外出打工,挣钱主要用于孩子教育和自我开支。老人生活就靠这些口粮地以及政府每个月198元左右的养老补贴。山区老人基本上是自养的状态,“只要能动,总能从地里扒一点儿吃的”。口粮地被征用后,他们每个月要买粮食吃,意味着要找儿子媳妇要钱,这让失地老人十分苦恼。
“哪怕到了八十岁,只要有地,我就能靠自己,不找儿子不找国家,到地里动一动,我身体也好了,现在没了地,就像是丢了魂。”
“家里总共几分口粮地,种点儿粮食刚好够我们老两口吃。现在没地了动不动找儿子,媳妇就总给脸色看,他们负担重,家庭关系都搞不好了。今年73岁,从来没找过儿子要钱,经常还贴补儿子,现在没了地只能跟儿子要……”
老人不仅仅为自己苦恼,还为儿子感到苦恼。一位70岁的老人说:“儿子今年50岁,还能在外面干几年,到了60岁回到村里,我没地给他了,他到时候怎么养老怎么过活?山区的口粮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
二、山区农村普遍的家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