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新书预告 | 《胡塞尔文集》即将出版

2017年起,商务印书馆将陆续出版由倪梁康教授主持的《胡塞尔文集》31卷。

《胡塞尔文集》总序

随胡塞尔1900年发表《逻辑研究》以来,现象学自始创至今已百年有余。“面对实事本身”的治学态度、本质直观的方法原则以及“工作哲学”的操作方法赋予了胡塞尔的现象学以一种特殊的气质。以后的一大批研究者们之所以会如痴如醉地继续献身于它,主要是受这种研究风格和思维方式的吸引。

它也被看作是哲学的基本思想或基本态度,即:不断地从头开始,追问最原本的问题,尝试最直接的回答。胡塞尔的确可以说是一个类似于苏格拉底、笛卡尔、康德或尼采的哲学史人物。

在此意义上,“现象学”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二十世纪欧洲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或思潮的称号,由胡塞尔首创,而后扩展至以德法哲学为代表的欧陆哲学,进而再遍及整个世界哲学领域;而是应当在留意作为哲学流派的“现象学”的同时也关注“现象学”的一个更为根本的含义:作为思维方式的现象学。

青年胡塞尔

胡塞尔的现象学如今已经成为历史的经典。但由于他的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而且也因为他所给出的意识现象学的研究结果极为丰富,所以当代人仍然在不断地向他的思想回溯,一再地尝试从中获得新的启示: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二卷和《纯粹现象学与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中所偏重的对意识体验、意向活动与意向相关项、尤其是对感知行为和想象行为的细致分析,首先为以德法为主的欧洲大陆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为梅洛-庞蒂的感知现象学和萨特的想象力现象学奠定了基础,甚至各种文学艺术学派、甚至建筑学、伦理、法律、甚至经济学的学派都可以从中获益。

而他在《逻辑研究》第一卷、《形式的与超越论的逻辑学》、《经验与判断》等著作中对符号行为和含义理论和判断理论的独特理解和特别关注,又为英美的语言分析哲学和逻辑哲学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成为这个派别的长期对话伙伴;尤其是分析哲学中心智哲学的研究方向,更是与胡塞尔现象学的意识分析并行不悖。

凡此种种,使得胡塞尔能够带着他的现象学在上世纪的两大哲学流派之间从容踱步。他不会像尼采或海德格尔等人那样被语言分析学家和逻辑学家们当作非科学的、非学术的东西不予理睬,也不会像弗雷格或卡尔纳普等人那样被人文主义思想家们和作家们看作是非文学的、非生命的东西束之高阁。

胡塞尔的历史地位当然还远不止于此。他在《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中的时间意识分析堪称哲学中最抽象的和最形而上学的课题研究,并不逊于海德格尔的时间分析,而且此后也成为德里达进出现象学的门径。

1928年胡塞尔在巴黎

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现象学》中的思想史考察则与人类在两次大战期间的自身宿命的反思息息相关,可属形而下的工作领域,他在其中所提出的“生活世界”概念,比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更有力地影响着今天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并成为当代哲人如哈贝马斯思想的核心成份。

胡塞尔在《笛卡尔式的沉思》中对他人(陌生意识)的意向分析,则把他的意识现象学带入到社会学的研究领域,舒茨、莱维纳斯、古尔维奇等人都从中获益匪浅……。胡塞尔的思想和影响是如此“繁杂”,在这里根本无法一一枚举。我们只能说,胡塞尔身前发表的每一部著作,都在相关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除此之外,由于胡塞尔在他长期的研究中始终以笔思维,以速记稿的方式几乎记下了他毕生所思,因此他去世后留下了四万页的速记手稿。出于对当时纳粹统治者的担心,这些手稿随后被人秘密带至比利时鲁汶隐藏起来,二次大战后才由设在比利时鲁汶大学的胡塞尔文库陆续编辑整理,作为考证版《胡塞尔全集》(Husserliana)于1950年出版了第一卷,现已刊行四十多卷。

而另一包含十卷本《胡塞尔书信集》以及《胡塞尔年谱》等文献在内的《胡塞尔全集-文献编》(Husserliana-Dokumente)至此也已出版十多卷。此外,胡塞尔的另外一些讲稿和手稿还被收到《胡塞尔全集-资料编》(Husserliana-Materialien)中,这个系列目前也已出版了八卷。如今还有多卷胡塞尔的文稿正在编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