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保护珍稀植物,公众人物更应发挥榜样作用

原标题:保护珍稀植物,公众人物更应发挥榜样作用

杨朝清

据9月21日澎湃新闻网报道,近日,某知名综艺节目请来一位网红嘉宾,在节目中,该嘉宾采摘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雪莲花的行为引发公众反感和质疑。随后,该嘉宾回应称雪莲花是节目组道具。目前,相关视频已被删除。

参与一档收视率不错的综艺节目,嘉宾名利双收;深谙印象管理之道的明星,通常都是经过装扮、美化的体面形象,但在节目中采摘国家保护植物,显然是一种失范行为。这种失范行为,比普通人更容易被发现和捕捉到,更容易被放大,暴露其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凡事都有一定的底线。规则意识的缺乏,常常会让一些人忽略和漠视了“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一方面,不常见、不熟悉的野生植物,很有可能是需要被保护的珍稀植物;另一方面,即使路边的植物很常见、很熟悉,也不能任性采摘。

社会学研究发现,社会地位越高的人对待规范的态度,对大众对待规范的影响越大;社会精英群体对规范的敬重,会增强规范系统的权威性,引导大众对规范的尊重与认同,让规范更有生命力。正所谓“明星效应”,明星一时的不良示范,很可能会影响自己粉丝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对规范的态度,也和行动者的理性认识、情感认同等内在因素密不可分。如果明星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是不以为意的,可能降低规范的合理性与权威性,从而影响公众对社会规范的尊重、敬畏和认同。

精英群体对社会规范的榜样示范效应既可以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前者会提升公众对规范的信任与遵循,后者会破坏规范的公信力——明星可以这样做,我们为什么就不行呢?

不论什么身份、什么职业,环境保护都是应该遵循的社会规范;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在遵循社会规范上理应成为正向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