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完善高考制度

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完善高考制度

——高考改革研究丛书之《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研究》观点及启示

考试招生工作是国家选拔、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考生的前途命运,是社会公平、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基础,对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考试招生制度的变化是时代变迁的重要印记。它是时代发展需求之果,而又是深刻影响着未来社会发展之重要因素。考试招生制度,虽然只是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超越影响作用决定了必须在社会改革发展的全局中进行研究谋划。一直以来,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牵动着家长和学生的心,备受全社会关注,已成为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国计民生问题。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旨在改变原有高考制度中存在的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差距大等突出问题,更好地维护教育公平。山东省2016年出台《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17年正式启动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2020年全面推进,旨在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新模式。2020年1月,教育部又发布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亦称“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同时停止组织高校自主招生。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都是在总结过去经验、反思问题,联系社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纵观我国高考改革进程,就是一个不断梳理历史改革经验、研究借鉴古今中外考试制度的成功模式的历程,其突出的特色就是在社会需求视域下创新考试理论、丰富和完善考试招生制度。2017年,由刘海峰主编的总计22册、768万字的我国首套“高考改革研究丛书”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系统展现了中外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研究》一书,以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招生考试作为研究重点目标,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大学招生考试,将现实与历史有机联系,既客观反映了中国近代教会大学人才选拔和培养特色等办学历史,又对当前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品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该书总结了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的特点,指出:教会大学坚持重质优于重量,宁缺勿滥的招生原则,保证了教会大学的人才选拔和培养质量,树立了大学严格招生的良好风范;建立起新的全面选才标准和综合评价体系,除了在入学考试时测量考生的学识和学术性向(智力测验科目),还通过学生提交的材料对学生的品性、体格、平时学习状况,以及合作意识、服务精神等进行综合考察;构建起了非官方的招生考试组织体系,使教会保送、承认中学招考和对外公开招考(普通招考)成为教会大学的三种主要招生方式;并通过与中学间的密切合作,对中学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科书选用产生了深刻影响。

“内容丰富,积累深厚,功底扎实,从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教会大学的招生考试制度,所以有一定的深度。”这是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对高考改革研究丛书之《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研究》一书的评价。

该书在最后章节提出了对当前高考改革的建议:高考改革应在主客观条件具备的基础上实施高考分权;要坚持有所变,有所不变;要加强高校在招生改革中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更要适当为高考“减负”,注重发挥高考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是将高校人才培养各环节有机衔接,全力服务于高校培养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发挥好大学与中学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作用,高校招生考试既是高等教育的起点,也是高等学校与中学和社会各界联系最密切的平台,应当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上述理念与观点,对于做好当下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都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1. 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应有所变,有所不变,坚持对的,吸收好的,改变低效的,摒弃不适的

这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不然。提到改革,许多人会认为,全面、深化的改革才是最好的改革,期待着从内容到形式、从外到里,翻天覆地,面貌全新。改到最后,往往是忘记了改革的初衷,为改革而改革。教育是个非常独特的领域,考试招生有其自身的规律,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必须循序渐进。改革做到有所变有所不变,关键是要分清哪些“要变”,哪些“不能变”,难的是辨别,更难的是“坚守住”那些“不能变”的。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的成功之处在于,虽然历经70年的整体变迁,从招生标准、到招考院系、招考范围、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录取标准都有诸多变化,但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招考原则不动摇:一是注重人才选拔效率,坚持宁缺勿滥的招考原则;二是坚持对考生进行多维综合评价;三是坚持招生考试活动是服务于个体的发展这一基本立场。当前,中国的高考在资源竞争、利益博弈和公平诉求中被迫承载着日益附加和异化的功能,其改革已不仅仅是教育业务问题,且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时,作为教育活动,其影响又具有延迟性,一项改革的成效不是一朝一夕即可见分晓,决策之大忌是急功近利,在兼顾各方诉求遇到矛盾冲突时难免会因取舍招致诸多的质疑,有时会形成巨大的压力,这时我们必须顶住压力,坚持对的。我国高校招考制度改革在追求效率与保障公平之间对“度”的把握,综合体现了“吸收好的,改变低效的,摒弃不适的”。应该指出的是,对“度”的把握是个动态过程,趋势和方向应该取决于服从于教育规律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