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及统计学论文_民俗、社区与文化:燕京大
文章目录
一、黄迪与燕大社会学
二、孙末楠的德型
三、文化的类型与重心
四、赵承信的社区研究
五、community与社区的对译和家村镇
六、旧瓶新酒:风俗、礼俗与民俗
七、瞿同祖的俗礼法
八、理论与实地研究的张力
文章摘要:由许仕廉、吴文藻、赵承信等领军的燕大社会学,一直有着本土化的学术自觉。在此探索与实践历程中,先行引入的孙末楠以民俗,尤其是以德型为核心的社会学说,影响深远。在吴文藻那里,社会学的民俗与民俗学的民俗有了级差,并影响到其社区社会学的建设,其指导的毕业论文有了重释风俗、礼俗与民俗的尝试。在"吴门四犬"中,现今湮没无闻的黄迪对孙末楠学说进行了最为系统的诠释。受孙末楠学说的影响,与瞿同祖一道,黄迪对民俗进行了社会学释义,并化用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与林耀华同期提出"文化重心"这一概念。在燕大社会学实验室平郊村的研究中,与把社区研究等同于社会学调查的赵承信等一道,黄迪将社区-功能论夯实,并强调家、村、镇等不同阶序社区的连带性、一体性。由此,德型、社区与文化也就成为燕大社会学本土化历程中的三个重要面相,并使其有着厚重的民俗学基底。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3370/j.cnki.fs.2022.01.005
论文分类号:C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