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移民时期三峡跨省外迁移民适应性状况研究
人口流动可分为自愿流动和非自愿流动,前者是出于理性选择的自主流动,后者是由外部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流动。由三峡工程造成的移民是非自愿性质的,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三峡移民的迁移有多种方式,有跨省远迁,如移民迁至浙江、安徽、江苏等地,也有跨县近迁,如移民迁至湖北、重庆等地。施国庆等[1]提出,依据移民居住地不同,可分为农村移民和城镇移民;按照安置方式划分,可分为就地后靠移民、集中外迁移民和分散插组移民。对于适应性方面的研究,社会学家赫伯特[2]认为,社会里每种有机体总是在适应它的生存环境,适应是一个不断被打破又不断趋于完整的过程,适应性总是处在不断进行的状态中;适应性是一个继续社会化的过程,社会适应性是指行动者通过继续社会化调整其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使之适应新环境的过程。风笑天[3]对适应性的日常生活、家庭经济、生产劳动和邻里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移民的适应力首先是从日常生活领域开始的,然后是经济生产方面,最后是心态上的认同;彭豪祥[4]更是全面地从生活环境、社会心理、人际关系、社会心态以及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介绍三峡移民的社会适应性,论述了三峡移民十几年来的发展历程。基于此,本研究认为移民适应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对变化了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作出反应。
后移民时期特指三峡库区为解决前期移民遗留问题和应对经济、社会出现新问题的时期,是相对“前移民时期”而言的一个特定时段。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将其称为后移民时期。就时间而言,初步定为2010—2026 年,即从三峡枢纽工程基本建成到三峡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执行暂告段落的16 年。如今,三峡工程移民进入了后移民时期,同时,移民至安徽省铜陵市属于“远迁”,远迁移民面临与跨县近迁移民不同的适应性问题,对后移民时期三峡远迁移民适应性的研究,应当成为现阶段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004 年7 月,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迁入三峡移民68 户304 人,这些移民在本地采取分散式安置,现分布在义安区3 个镇12 个村14 个安置点。本研究以迁入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的重庆市巫山县三峡移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梳理当地移民的政策法规,同时对三峡移民、本地村民、村干部以及农业技术员等进行深度访谈,实地走访移民家中,了解当前移民在本地的适应状况。三峡移民要实现“落地生根”,不仅要转变生产方式,还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后移民时期更应关注移民的安稳致富和环境建设问题。因此,本研究从三峡移民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环境适应等方面对移民的适应性情况进行考察。数据来源于义安区民政局提供的《2019 三峡移民基本情况摸底表》,三峡移民安置点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三峡移民安置点分布情况所属乡镇村顺安镇沈桥村顺安镇金港村顺安镇高岭村顺安镇新湖村顺安镇星月村天门镇龙云村天门镇龙山村天门镇朱村村天门镇五峰村天门镇板桥村钟鸣镇新联村钟鸣镇牡东村合计所属移民点沈桥点红星点黄岭点叶湖点新丰点明月点龙云点龙山点朱村点东山点长冲点舒山点联丰点牡陵点户数54 4 3 4 4 5 5 4 4 4 5 4 45 9常住户数44 4 3 3 2 5 3 4 3 4 5 1 14 6
2 三峡移民的适应性
2.1 经济适应性
三峡移民要实现“落地生根”,就要改变生产方式[3]。移民的经济适应性主要从经济补偿和劳动环境变化2 个方面进行分析。
2.1.1 经济补偿 移民的经济补偿包括经济补助、耕地补偿以及房屋补偿3 个方面。①经济补助方面,补贴多年未变,部分移民存在怨言。三峡移民为了国家的发展付出很大,因此国家为移民们提供了相应的经济补偿。民政局负责移民的办事人员表示“三峡移民每年每人有600 元的补助,该补偿发放至2026 年7 月截止”,并提到确实部分移民对补贴不满意,一方面由于相对剥夺感,外迁至富裕城市的移民补贴相对较高,导致部分三峡移民内心产生不满足感;另一方面,一些移民抱着国家负责到底的心态,企图通过补贴养家糊口。随着政策的宣传以及与移民加强沟通交流,再加之补贴及时发放,移民逐渐转变心态,但仍有部分移民认为搬迁多年,补贴应该向上浮动,心生抱怨。②耕地补偿方面,耕地面积少且土质较差,随着城市化发展,耕地矛盾逐渐减弱。当地政府按照667 m2/人补偿耕地,随迁亲戚不在分配范围之内。移民初期,大多数移民反映存在耕地面积少且土质较差等问题。如今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土地矛盾并没有想象中的不可调和。有研究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可以减少移民与当地人在土地等生产资料上的竞争[5]。本地居民及移民大多从事非农产业,多家土地通过村委进行流转,村里协调对外出租,耕地问题随之淡化。③房屋补偿方面,房屋多年老化,质量问题突出。住房的补偿政策是人均20 m2,其他自筹。移民在巫山县时,住房相对较大且有院子,但重庆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较差。这些移民搬来铜陵市之后,房屋在马路旁边,铜陵市地处丘陵地带,政府选择一块制高地修建安置点的房屋,交通便利,为前往江浙沪地区务工经商人员带来很大便利。如今最大的问题是房屋多年存在漏水问题,房屋质量让移民们感到不满意。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同移民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一些移民采取自我补救的方式,将房屋有问题的地方进行小修小补;一些移民通过逐级向上级反映的方式,积极维护自己的利益;还有一些移民较为激进,通过上访、闹事等方式要求政府补偿。